血常规可以检查出哪些疾病?
血常规是指通过检查血液来反映出身体一些内脏器官的情况,当身体的部位器官发生异常时,血液会受到波动而发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血液检查就能够了解身体情况,再通过检查结果来判断疾病。
一、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检查能够有效判断身体是否发生感染疾病,通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高低提示身体的感染程度。
二、血液科疾病
进行血液检查能知道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细胞的正常情况,能有效帮助判断一些初步的血液疾病。
三、判断是否存在肝病
一般来讲肝细胞的活跃度是能够通过血液中来进行检查的,一旦通过常规检查发现肝细胞逐渐下降就能够通过相对症状来知道是否患上肝病。
另外,在感冒的时候进行血常规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血常规可以检查出白细胞的变化,让医生判断出患者感冒的程度,从而做出相关的处理,特别是可以从其中的白细胞来判断感冒的类型。
血常规检查是否能帮助检查出癌症?
一般来讲,癌症的种类比较多,而且检查的指标也不一样,通过血常规检查是不能够确诊是否患上癌症的。除非是一些和血液疾病有关系的癌症。但大多数癌症并不能在验血方面有效检查出来,所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并不能够判断自己是否发生癌症。另外如果发生一些和血液有关的癌症,通过血常规检查也只能做初步判断,不能用于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