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热线电话
返回顶部

疫情感染增至112人 南京机场全面封闭管理!机场防疫为何“破防”?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7月26日0—24时,全国新增本土病例31例(均在江苏),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在辽宁)。


南京感染者已破百 管控再升级

7月26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1例(为南京市报告,其中7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截至7月26日24时,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06例(其中66例为轻型,38例为普通型,2例为重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例。在这112例感染者中,江宁99例、溧水6例,高淳区2例,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栖霞区各1例。 


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在今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从已完成基因测序的病例来看,目前引起南京疫情的毒株是德尔塔毒株。德尔塔毒株目前是全球疫情流行的最主要毒株。从此前相关的疫情来看,德尔塔毒株有一些新的特点,它对身体的适应力增强,传播速度比较快,病毒的载量比较高,治疗时间比较长,也比较容易发展成为重症。


1. 南京所有小区全面实行出入严格管控

26日晚,江苏省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社会和社区防控组发布通告:即日起,南京所有小区全面实行出入严格管控,快递、外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小区,由业主到指定地点自行领取。

图片

2. 南京全市8个长途客运站停运 出租车网约车不得离宁

根据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为防止疫情扩散,自27日零时起南京市实施以下交通运输疫情管控措施:

1、南京汽车客运站、客运南站、客运东站,客运北站、葛塘客运站、溧水客运站、高淳客运站、高淳双牌石汽车客运站等全市8个长途客运站暂停运营。南京江宁汽车客运站已于21日暂停运营。

2、暂停全市旅游包车业务。

3、全市19条毗邻公交线缩线至市域内运营。

4、全市出租汽车(含网约车)不得离宁并按要求严格落实好相关防控措施。


南京禄口机场全面封闭管理

26日,江苏省南京市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扩大会议通报:对禄口机场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封闭管理,对驻场单位人员进行疏散、集中隔离,加强集中隔离场所储备和规范管理。

会议指出,本轮疫情发生的场所特殊、病毒传染性强、防控难度大,形势非常严峻。


南京本轮疫情已外溢多省市 苏州合肥相继发布通知

大连卫健委通报,7月26日,大连市在对途经南京禄口机场人员主动筛查中发现3例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医疗救治专家组评估确定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现已转入省集中救治大连中心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梳理其活动轨迹发现,在7月17日至25日九天内,这3例无症状感染者曾经乘坐4趟航班到过5省,轨迹涉及辽宁大连、江苏南京禄口机场、湖南张家界、贵州铜仁凤凰机场、陕西西安咸阳机场。7月17日,他们曾在南京禄口机场停留约2小时。

南京此轮疫情已外溢4省9市(民航资源网整理)

日期

省市

相关病例情况

7.22

江苏宿迁

无症状后转确诊(7月17日乘坐飞机,8时50分到南京禄口机场)

7.22

广东中山

无症状后转确诊(7月19日下午从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出发,乘CZ5846航班返回珠海金湾机场)

7.22

安徽和县

无症状(南京禄口机场确诊清洁工的丈夫)

7.23

四川绵阳

确诊(7月17日自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乘坐8L9708航班,于18日4:00左右抵达绵阳)

7.24

辽宁沈阳

1例确诊+2例无症状(确诊病例曾在南京禄口机场就餐)

7.24

安徽芜湖

无症状(7月17日乘坐飞机抵达南京禄口机场)

7.24

广东珠海

无症状(7月19日在南京禄口机场乘坐CZ5846航班,于16时抵达珠海金湾机场)

7.25

四川泸州

无症状(感染的是德尔塔变异毒株,与南京禄口机场疫情的病毒基因高度同源)【曾从上海乘机回泸州】

7.26

辽宁大连

3例无症状(均途经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乘坐航班)



苏州:7月10日以来有南京机场经停史人员按“苏康码”黄码进行严格管理

图片

合肥:有南京机场行程史需集中隔离

图片



机场防疫为何“破防”?什么工具能追查疫情?

据“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7月26日报道,针对此次南京疫情的来源,张伯礼院士表示,此次的疫情说明南京禄口机场存在漏洞,可能在垃圾处理、机场清扫、货仓清扫等方面存在不严谨的地方,需要更细致的排查以堵住漏洞

民航资源网专家、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教授许凌洁表示,自疫情发生以来,民航局发布了《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并已经更新至第七版。指南对于机场清洁、客舱清洁等的人员防护、处理都做了严格要求。当前局方等监管部门应当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指南的相关规定,修订发布最新版指南,进一步的细化防控措施。

另一方面需要考虑的是,防疫指南的规定是否执行到位,是否严格全面落实。对于执行规定的人员及流程也需要有监督,确保防疫措施没有流于形式。

民航资源网专家李瀚明和祝伟龙示,随着境外变种的不断肆虐,境外疫情防控的压力只会因此,我们必须思考作为「国门」的机场的防疫策略,才能保证民航不会成为输入性疫情防控的「阿喀琉斯之踵」。

1. 与仅在内地运行的高铁相比 跨境运行的民航背上了更高的压力

民航具有两个非常特别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民航是现在唯一的全国性跨境客运服务提供商」。与只在中国内地提供境内服务的高铁(自去年 1 月 30 日香港西九龙站关闭起,高铁就停止了跨境服务)相比,民航一直在提供境内服务之余,为确有需求的旅客保持着有限度的跨境服务。深圳的第二次疫情的案例就来自于这个特征——从南非飞来的阳性旅客感染了病毒之后,传染给了海关工作人员。

第二个特征是「民航是唯一一个跨境服务和境内服务在相邻场所进行的交通方式」。与铁路(货运站和客运站分离)、船运(海港和河港基本分离)不同,民航是少数境内、跨境、客运、货运悉数在同一个大区域内进行的运输模式。可以看到,深圳的案例中,入境旅客将病毒通过某种现在仍然未知的渠道传染给了商铺工作人员;而在南京的案例中,处理入境航班的工作人员将病毒以相似的渠道传染给了离开南京的旅客。

这种模式使得民航的疫情防控工作明显异于其它行业:倘若在入境人员(包括机组和旅客)及 CIQ(海关、移民局和检验检疫)人员等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追踪上出现失误,就会酿成病毒从国际入境区逸出到公众区的情况。

2. 以技术手段建立防火墙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技术和流程手段,在入境旅客处理区域和公众区域之间建立「防火墙」。在这一防火墙中,我们需要对人、货的流动进行相对严格的管控。在国际上对于此类场合一般采用 AAA 原则:

• Authorize:授权

• Authenticate:验证

• Audit:审计

(1)Authorize 授权

第一件需要考虑的事情是授权,也即「进入这一区域需要满足什么要求?离开这一区域需要满足什么要求?」。对于入境旅客航班,可以想到的是:

1. 入境的旅客和机组有权力进入,但只能在满足要求(例如隔离 14 天 + 三次核酸阴性)后才能离开;

2. 受到指定的边检、海关、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有权力进入,但是也需要满足对应的要求才能离开。

3. 同时,受到指定的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机场工作人员等工作人员也有权力进入,同样要遵守针对性的疫情防控措施。

我们在实践中一般保持最小权力原则:

1. 在数量上,获得授权的人不应多于事务所需的必要人数; 例如,机场应该安排一队人手专用于入境航班的清洁消毒。

2. 在管理上,获得授权的人应当尽可能专职处理事务;例如,这个专用于入境航班的清洁消毒的清洁队不应兼职。

在具体安排中,获得授权的团队可能来自不同机构:但作为各机构共同的工作场所,这一授权应该始终由机场做出。

(2)Authenticate 验证

在完成授权之后,我们需要鉴别每次进入、离开机场的人,是否真是这个人。这一过程叫做验证。

在这一方面,已经有很多完善、成熟的解决方案,一般基于「我有、我是、我知道」三原则。例如,工作人员进入禁区时,需要携带工作证,是为「我有」;需要比对人脸、指纹,是为「我是」;有时还需要验证口令或者自报家门,是为「我知道」。

但是,我们需要留意的是,验证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性过程,而非静态的一次性过程。例如,工作人员可以在完成入境旅客服务工作后免于隔离(也即顺利离开入境旅客服务区域)的一个条件是在逗留期间全程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例如防护服、面屏和口罩)。

由于这个条件是持续性的,因此仅仅在进入阶段进行验证是不足够的——很可能工作人员在区域内停留时因为意外等原因,未能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此时这名工作人员的防护能力显然降低到了旅客的水平——他的出入免隔离授权应当被即刻吊销,并被当作旅客送去履行隔离流程。

因此,验证流程显然存在大幅度优化的空间。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对工作人员和旅客在区域内的行为进行审计,并通过审计调整疫情防控各限制措施。

(3)Audit 审计

有鉴于疫情防控局势的严峻性,在航站楼内对旅客和工作人员进行完全、彻底的监控审计是有必要的。

例如,在入境旅客处理区域,我们需要监控审计:

1. 工作人员是否发生了导致个人防护装备松脱的意外?

2. 工作人员服务了哪些旅客?和旅客之间的接触如何?旅客之间的互相接触如何?

3. 旅客和工作人员动向如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没有无意进入限制区?

例如,一位普通的旅客经过步态、人身识别,可以建立类似以下的轨迹:

1. 19:56 分由 110 号登机口(XX001 号航班)下飞机;

2. 20:01 分在 1 号入境柜台和警号 000000 的移民局工作人员接触,移民局工作人员确认身份为 xxx;

3. 20:18 分在 3 号托运行李转盘领取行李,附近 1 米内有旅客 xxx 号、xxx 号和 xxx 号。

4. 20:22 分摘下口罩,旁边 1 米内有旅客 xxx 号;

5. 20:36 分登上 Axxxxx 号大巴前往隔离酒店,同车旅客有 xxx 号等。

而一位保洁工作人员的识别可以建立以下的轨迹:

1. 20:01 分从 110 号登机口进入 XX001 号航班进行保洁工作,同组人员有 xxx、xxx 和 xxx;

2. 20:08 分保洁工作完成,从 110 号登机口离开 XX001 号航班。

这允许我们在航站楼里以蜂巢的形式划分区域,并审计旅客和工作人员的行动轨迹。倘若 XX001 号航班上有旅客出现阳性,则可以在轨迹数据库中查询 XX001 号航班的各工作人员的行动和接触轨迹,实现密切接触者的及时反查。

我们同样可以在公众区域导入这套系统,用于公众区域的人流跟踪——倘若机场内出现本土疫情,追踪密切接触者的去向是实行精准防控的关键。

3. 在航站楼中建立接触模型

我们以深圳机场第二次疫情(海关人员——机场员工)的例子为例。深圳机场第二次疫情中入境区域的第一个阳性感染者是海关工作人员,公共区域的第一个阳性感染者是机场餐厅的员工。

我们可以将航站楼分为若干个蜂巢网格——每个网格代表约 4 平方米大小。这个大小正好是俗称的「1 米社交距离」下,一个人旁边净空的范围。

之后,我们可以计算「人是阳性、有/没有佩戴口罩的前提下,环境遭到污染的概率」,并通过步态识别查询一定时间内阳性感染者在楼内移动的轨迹(以时间-网格元组表示),确定可能存在环境污染的蜂巢网格。这一系列网格直到下一次消毒前,理论上都是被低浓度的病毒污染的。但随着环境消毒,这一部分又会恢复正常。

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感染了临近旅客的概率」。我们可以根据上述的时间-网格元组,通过查询同一时间在同一或相近网格的旅客,我们可以确定在航站楼内发生接触的旅客;通过查询两者处于同一网格的时间长度,可以判断接触是否为密切接触;而对他们进行二次步态识别,则可以跟踪接触者在机场内的行动轨迹以及最后前往的航班。

熟悉概率论的朋友可以发现,这一算法可以被视为多状态的元胞自动机算法

1. 一个网格有两种属性:阴性个数和阳性个数。在每个状态内,阴性、阳性人员可以进入、离开这个网格。

2. 当网格处于(n,0)(没有阳性人员)时,不论经过多少个状态,状态都始终为(n,0);

3. 当网格中阳性人数不为 0 时,会根据一个与时间长短、阳性人数多少、环境内是否普遍佩戴口罩(例如餐厅等情况可视为未有佩戴口罩)的感染函数,将阴性转变为阳性(感染)。

4. 根据阳性确诊者体内的病毒浓度,感染概率也会有所区别。例如,感染者、刚刚和感染者接触的密切接触者、刚刚和密切接触者接触的「密接的密接」三者向外传播病毒的概率也依次递减。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国际疫情不容乐观,国内局地疫情基本都与境外输入关联,因此民航一线人员的防疫意识不能丝毫松懈,相关管理职能人员切不可麻痹大意,只要国际疫情不解决,国内防控就绝不能松懈,要筑好民航防疫的长城。

上一条:澳大利亚胰腺损伤的外科治疗 下一条:急性铊中毒诊断与治疗
分享到: